1996年暑假是我工作的一個轉折點。 這一年8月份我調入教育局,從事專門的文字材料寫作工作。 來教育局之前我當老師,一直堅持業余創作,小說寫了幾個中篇。散文、雜文和教學論文多有嘗試,散文上了《江南晚報》《揚子晚報》,雜文上了如今已經休刊的《雜文報》,教學論文在多家語文期刊發表。最搞笑的經歷是,高考之前人家在做模擬試卷,我在創作小說。這還沒完,還要班上字寫得漂亮的同學幫我謄寫,向《收獲》雜志投稿。那可是五萬多字的中篇,上百頁的方格信紙,要抄寫多長時間啊。更荒唐的還在后面,高考的幾天里,因為忙于一篇小說的創作,耽誤了睡眠,等到最后一天上午考試結束之后,中午瞌睡,忍不住睡了一覺,等我醒來,已經是下午三點多鐘,最后一門英語缺考得零分。不幸中的萬幸,拼總分,我還是上了大學。 到了教育局辦公室之后,個人自由創作變成了命題公文,領導講話、工作計劃、工作總結、文件起草、新聞報道、信息報送……起初是我寫好了交打字室打印,打印要排隊,打好要校對,樓上樓下的跑,一次一次的催。后來我找來了一臺286的電腦,DOS狀態下操作,連上了一臺針式打印機,開始了打印一體化的獨自文稿輸入輸出。 雖然這臺機是IBM的產品,但是已經落后,最不方便的是DOS系統,不是人性化的人機界面,使用起來就好像大人跟一個幼兒園的孩子在交流,很是吃力。顯然這臺電腦已經滿足不了我的新鮮感和科技感了,有時間我就會到單位一樓的電腦公司轉轉,了解電腦升級換代的情況。我進教育局第二年的年初,來了一批新電腦,聯想1+1多媒體電腦,帶音箱,配打印機。配置是奔騰第一代,硬盤40G、內存16M,不如現在最普通的手機,然而售價卻高達13135元。對于這么一件奢侈品,我想也沒想,掏錢買回家。那是1997年1月9日,這一天我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支電腦“筆”。 放在今天誰都不會看上一眼,簡直就是一無是處的低配電腦,在那個時代全市沒有幾臺,真正進入家庭的屈指可數。打開windows95藍天白云的界面,聽到叮咚咚開機的聲音,感受天籟之音,心情為之一振。帶著倍兒爽的心情,聽著電腦里隨機播放的音樂寫文章,文思泉涌,想怎么寫就怎么寫,想怎么改就怎么改,一個小時一千字簡簡單單,幾千字也不稀奇。比起過去用圓珠筆鋼筆寫,冬天手冷抖抖索索,夏天汗濕稿紙,舒坦了許多,原來的手指夾著筆好像在耕地,現在的手指好像在鍵盤上跳舞,快活得很。 如虎添翼,用在電腦寫作恰如其分。在這臺電腦上我公私兼顧,寫了好多篇文章。寫好排好校好的文章通過噴墨打印機打印出來,變成整整齊齊,漂漂亮亮的文稿,比自己手寫的文稿強了百倍。 這臺聯想臺式機,我使用了四五年,之后有了更新換代的筆記本電腦,臺式機退居二線,束之高閣,存放在我家閣樓上。 到了2000年以后,筆記本電腦流行,我的電腦“筆”開始更新換代。依次用的四支電腦“筆”分別是:聯想天逸、聯想IBM ThinkPad R60、 聯想 E40、聯想小新潮7000,基本上四五年換一次。用得最久,感受最深的是那臺IBM R60,花了12600多元,鋁鎂合金黑色外殼,又厚又沉,至少有四五斤重。伏在上面碼字,就好像在大理石灶臺上炒菜做飯,感覺好得很。四五年時間里,幾乎每天有十個小時與它朝夕相伴,寫出了上千篇長長短短的文章。以至于最后鍵盤上的一些字母白色都被磨掉了,左右手掌接觸面的黑色漆面也被磨出了印痕,就好像地板用的時間長了,最上層的漆面被踩得發白一樣。 以電腦代筆,方便了我的寫作和保存,也讓我多少懂得了一些電腦知識,組裝電腦,重裝系統,不知道做了多少回。與此同時,與時俱進地自學并學會了wps、word輸入排版、PPT制作、photoshop圖片處理、網站圖文編輯發布。 五臺電腦,我寫作的五支“筆”,把我“白+黑”“5+2”的時間都花了進去,把我本職兼職工作都寫了進去,把我所有的愛好和不好,希望與失望都寫了出來。雖然不是丹青妙筆,沒有筆下生輝,點石成金子,但是也做到了勤如小二,快如小刀,點鹵成嫩豆腐。 >>>更多美文:情感日志
- Oct 21 Mon 2024 03:27
愛,不只是說說而已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